媒体解读 | 济宁市印发《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攻坚行动计划(2024-2025年)》

打印 时间:2024-08-30


“十四五”以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明显进展。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有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各地根据发改委、住建部等相关部门的总体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陆续制定地方垃圾分类法规、分类目录、建设标准等,使得垃圾分类工作不仅有法可依,也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很多城市连续出台垃圾分类行动方案,订立不同年份的行动目标和计划,将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向深入。

近日,记者从济宁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济宁市印发了《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攻坚行动计划(2024—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目标,到2025年年底,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制度体系,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居民普遍形成垃圾分类习惯。与《山东省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鲁政办字〔2023〕200号)等上级政策文件相比,《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攻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对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末端处置等做了工作细化,并增加了《2024—2025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重点任务清单》责任主体、行业主管部门、完成时限,内容更加具体。

《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开展源头减量、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宣传动员等工作,要求到2025年年底,全市宾馆、酒店、民宿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全市建设垃圾分类房(亭)3800处以上;全市大中型转运站全部完成提升改造;全市基本建成可回收物资源化回收利用体系,实现“两网融合”等,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行动计划》的出台,一方面为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2024至2025年的工作制定了具体任务和目标,尤其是对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要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学内容,融入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分级组建垃圾分类全程志愿者服务队伍,打造具有济宁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为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记者了解,济宁市将以《行动计划》为依据,进一步健全分类体系,提升垃圾分类质效,坚持常态长效,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全民响应”氛围,加快提升垃圾分类工作质效。并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丰富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场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推动“一网统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济宁市将因垃圾分类而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来源:济宁新闻网)

媒体链接:https:/www.jnnews.tv/p/1076319.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联合内容保障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8000023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100号 鲁ICP备05021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