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筑梦杏坛育桃李——兖州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20-11-30 15:55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张树锋 蒋兴龙             


一批现代化、高标准的新学校、新幼儿园陆续投入使用,学生可做到就近入学、家门口上学;全面取消大班额,实行小班额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高考实现三连增;实现了“三长一岗”、校园专职保安、天网工程“三个全覆盖”,教育保障能力得到增强……

“区教体局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创新思维、担当作为,把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之中,推进兖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孔凡涛表示。

重投入 精准施策夯实教育根基

今年9月初,豫州路小学顺利投入使用,新增班级36个、学位1620个。该学校的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兖州新城区教育教学设施紧张的局面。

豫州路小学建成启用,仅仅是我区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以来,我区加大了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一大批教育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区教体局联合有关部门实施教育重点项目攻坚,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因素制约,倒排工期,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全速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

当前,大禹学校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已完工;韦园幼儿园、高庙幼儿园已完成改造;山拖学校和山拖幼儿园主体结构基本完工;青莲学校(军民初中)项目正在进行清障,年底开工建设。列入今年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任务的白衣堂、怡和、碧桂园翡翠湾等6个片区全面完成。

“针对全区教育发展现状,我们回应群众的关切,精准施策,科学合理优化教育硬件设施布局,确保全区中小学生都能够做到就近入学。让兖州的孩子不仅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据区教体局分管负责人介绍。

区教体局在做好在“三长一岗”、校园专职保安、天网工程“三个全覆盖”的基础上,与公安等部门联合,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天网工程”并联入110报警系统。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进一步完善物防技防措施,在校园门口设置了防撞阻车装置和安全提示牌,切实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重主业 全力以赴提升教育质量

今年,全区高考本科录取2770人,录取率85.5%,本科文化课上线1269人,实现三年三连增,1名学生升入北京大学;中考500分以上人数比去年增加146人,最高分587分,并列济宁市第一名。

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关心、家长关注的热点、焦点。区教体局聚焦主业、主责,树立正确的教育导向,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强化了教师资源配备与整合,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结构、年龄结构,让更多老师心无旁骛抓教学、搞教研。同时,区教体局还加强了教师培养培训,深化业务交流合作,组织教师开展远程研修。今年,全区新补充教师123名,交流轮岗教师259名,城乡师资力量得到均衡和优化。

围绕家长关心、关注的教育问题,区教体局深入开展了办学规范大落实、突出问题大整改、教师全员大家访“三大活动”,全区3788名教师参加家访,受访学生5.55万人。各学校、幼儿园对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限期整改到位,确保让群众满意。

重创新 积蓄涵养教育发展后劲

兴隆幼儿园结合办园特色,积极探索“游戏点亮快乐童年”办园新思路,创设了适应幼儿发展的多功能室,如棋类益智区、建构区、美术创益区,并充分将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兖州文化的特点与幼儿活动相融合,使幼儿在积极的文化氛围中,游戏着、快乐着。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增长幼儿的知识,开拓幼儿的眼界,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教育专家、幼儿家长的广泛好评。”兴隆幼儿园园长刘传峰表示。

除了在全区幼儿园推进课程游戏化,破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工作做了大量创新实践外,区教体局在中小学校中引导鼓励教育教学创新,出台了《兖州区中小学新时代文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编印下发《校本课程案例》。开展红色教育,各中小学以“一纲要三融入五结合”为抓手,开展主题手抄报、网络征文、诗文诵读、红色研学游等“十项活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区教体局引导和树立“教学中心、质量核心”意识,坚持教研先行,完善教研管理制度,开展多样化教学视导。发挥“名师工作室、工作坊”示范引领作用,重点解决课堂教学改革、学生深度学习、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在优生、特长生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