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信贷|济宁市汶上县探索农险“保单融” 破解农户融资难题

发布日期:2021-12-15 16:28 信息来源:济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解决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汶上县立足实际,大胆改革,创新推出农险保单融业务试点,采取降息、贴息、风险补偿、再贷款等多种手段,融合金融强农惠农利民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最大限度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生产资料有限、借贷能力不足的条件下实现扩产续营的融资需求,实现了财政+保险+信贷的深度合作,开启了以农业保险保单质押为依托融资贷款的新型农村融资模式,受到广大农户欢迎和好评。

一是建立客户“白名单”。印发业务试点方案,合理确定质押率,融资额度原则上不超过当年已购买农业保险标的金额的80%。实行客户白名单管理,对纳入白名单的涉农主体,保单质押贷款额度不足50万元的,以保单质押+信用融合,可发放50万元以下无担保无抵押信用贷款,信用评价高的客户可放宽至100万元

二是财政贴息降成本。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对办理保单融的农户予以2%的贷款贴息。试点银行在稳定原有授信的基础上,主动降低利率和加大优惠,下浮幅度不低于其同档次企业贷款平均利率1个百分点。

三是风险补偿作保障。出资1000万元设立农险质押贷风险补偿基金,为银行投放贷款提供风险保障。对试点银行符合约定代偿条件的贷款本息损失由县财政、试点银行按照8:250万及以下的)或5:550万以上的)比例予以补偿。

四是融合担保提额度。积极推进与省农担公司、财信担保公司的合作。出资1000万设立鲁担惠农贷风险补偿基金,建立财政、金融机构和省农担公司三方分担风险运行机制。将鲁担惠农贷与保单质押紧密结合,以担保+质押模式为农户增信分险,提高贷款额度。出资1000万元注入山东财信融资担保公司,并促成该公司与县农商行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担保业务。

五是搭建平台更便捷。搭建汶上农险保单质押融资通服务平台,接入爱山东·济时通,实现多部门数据协同,农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贷款申请,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大大降低融资成本和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