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地理标志保护 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3-10-13 10:00 信息来源: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知识产权。它代表着一种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形象和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对于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传承传统文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济宁市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力图使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一、注重源头保护,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落地生根”

一是持续实施地理标志品牌战略。印发《关于推进全市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将部门工作自觉融入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商标富农"活动为载体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加快培育地理标志产品。二是精心培育地理标志特色品牌。围绕本地自然优势、人文优势、产业优势,深入开展特色产品普查工作,全面掌握特色产品资源状况、数量、类型、分布、特征等情况,对特色产品的历史文化渊源、产品独特作用、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论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目前,我市已培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件,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0件,商标注册数量全省第1位。

二、注重引领保护,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开枝散叶”

    一是加紧培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聚焦严格地理标志保护,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原则,选取多个产业链相对成熟的地理标志产品,重点培育建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形成产业化、规范化、辐射化保护,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我市已获批建设鱼台大米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金乡大蒜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二是加紧推介地理标志产品入围“好品山东”。立足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按照“重点培育、动态管理、争创国际品牌”要求,在全市范围推介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行业示范性强的地理标志产品,参与“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遴选,增强我市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目前,我市已拥有金乡大蒜、鱼台大米和邹城蘑菇3个产品入围“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

三、注重执法保护,促进地理标志产品“枝繁叶茂”

一是开展特色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按照整体推进、多位部署、加密执法的工作思路,结合地理标志产品上市周期、市场热度等,聚焦《淮河经济带重点保护地理标志品牌名录》《黄河生态经济带重点地理标志保护名录》,开展知识产权“护标”专项行动、秋季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等特色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提升地理标志保护效能。今年来,我市累计查办地理标志案件20余件,罚没款60余万元。二是加强地理标志“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按照扩大监管覆盖面的工作思路,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地理标志产品“双随机 一公开”集中抽查工作,覆盖白石核桃、嘉祥白菊花、金山大樱桃等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的90家企业,重点检查地理标志商标及专用标志使用行为是否合法规范,同时,按照“执法必普法”的原则,及时向有关企业宣讲法律法规,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法治意识,切实营造合法经营、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四、注重推广保护,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百花齐放”

    一是加快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对全市各地区地理标志产品进行全面、集中、彻底地考察和梳理,摸清每一个地理标志的产业状态、持有者信息、符合条件的使用企业等,按照“全力挽救”的原则,加快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提高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覆盖率,努力让地理标志存下来、活下去。目前,已经推进39个地理标志、190余家企业完成换标,进一步盘活了“沉睡”地理标志,规范了地理标志的使用和管理。二是增强地理标志产品对外交流合作。鼓励各地理标志产品注册主体,积极参与中国地理标志产业大厦年会、北京服贸会、上海进口博览会、大连专交会、“好品山东”北京推介会等展销活动,做好地理标志品牌推介,提升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寻找更多优质客户。本年度,我市邀请非洲外宾及各级领导,参观调研我市曲阜、泗水等地地理标志产业情况,开展中非地理标志国际交流,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传播中国知识产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