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泗水县】全国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站点交流会在我县召开

发布日期:2024-01-31 19:14 信息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1月30日上午,全国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站点交流会在我县召开,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特聘专家刘晓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项目负责人张弘,省乡村振兴局行业社会组负责人王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东利等出席;县委书记赵鑫出席并介绍泗水相关情况。

赵鑫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泗水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她说,近年来,清华大学师生以工作站为平台,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为泗水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等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我县深化校地合作、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县将虚心学习各地、各站点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再接再厉,不断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刘东利指出,泗水县和微山县在全力做好站点建设工作的同时,先后邀请清华大学等优秀学子来济开展实践活动268人次,通过开展座谈交流、培训讲座、调研村落,编写实践报告10万余字,开发乡村文创作品45套,改造闲置房屋面积2986平方米,引入各项建设投资1766万元,实践活动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济宁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决配合、服务好清华大学师生来济社会实践、工作调研等活动,在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大局中彰显济宁特色、贡献济宁力量。

覃川指出,建站以来,泗水县工作站有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挖掘本地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探索出双园共融、校地共融、产学共融的合作发展模式,以建筑设计、多维合作、专业技能为核心,汇聚清华师生、校友及地方各方力量,共同为乡村振兴开辟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泗水支队和队员们也多次荣获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最佳支队和金奖个人的称号。下一步,希望在和泗水工作站的校地合作中,不断开拓新思维,迈向更高水平,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也希望清华的学子们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刻思考、收获知识,为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为中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奉献无悔的青春。

王波指出,山东省乡村振兴局将继续联合省直部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为“百校联百县兴千村”活动提供优质平台,积极推介优质的创新创业资源、课题研究资源,吸引更多高校师生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做好宣传引导,综合运用省级重点新闻媒体、乡村振兴简报等媒介,深入宣传“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推进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刘晓山指出,乡村振兴工作站发挥高校创意、智力优势,在实践中体现“稳”“高”“实”的特点,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将充分发挥团结发动高校参与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作用,汇聚高校力量,加大对乡村建设行动人才、技术、智力服务支持的力度,以校地共建为抓手,共同谋划校地合作新思路,共同破解乡村发展建设瓶颈,共同培育乡土人才,力争形成一批有地域特色、可学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会上,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与共青团泗水县委共同签署了《“清泗有约”志愿服务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为清华大学赴山东济宁(泗水)志愿服务队队员授旗。与会优秀站点代表和地方代表分别围绕站点工作、乡村振兴、校地合作经验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发言。

会前,全体与会人员现场调研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泗水站、龙湾湖艺术小镇。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郭庆国,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河南辉县站、四川广汉站等14个站点的地方代表和校友代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泗水支队成员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