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74985039X5/2024-017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成文日期 | 2024-02-2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助力建筑业提质升级十条措施的通知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印发助力建筑业提质升级十条措施的通知
济审服发〔2024〕1号
各县(市、区)、功能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有关部门、单位:
为支持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研究制定了《助力建筑业提质升级十条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助力建筑业提质升级十条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工作要求,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从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助力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机制,制定《助力建筑业提质升级十条措施》,切实提升住建领域政务服务效能,助力全市建筑业提质升级,为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深化品牌创建,精心打造“建设资质亲清办”服务品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大力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开设“建设资质不难办”专栏,针对建筑企业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通过专栏对上级政策进行解读和宣传。开展“审批开放日活动”,架起政企互动连心桥,每周固定时间,“面对面”解答企业关心关注的建筑业资质等业务申报重点、要点和难点问题,倾听企业反映和诉求,了解其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解决方案,切实做到以“小切口”突破赢得企业群众“大感受”。
二、打造建筑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特色体系。颗粒化梳理“建筑市场准入”主题集成服务办理情形,按照“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要求,强化场景引导,实施流程标准化,对多个申请表单合并去重,形成一张综合性表单。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源头”企业设立开始,对新申办建筑企业提供个性化或“一对一”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按照“一件事”流程同时申办建筑业企业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实现新设立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申请、同时审批,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三、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大厅推行“三个一”服务机制。为每个建筑企业配备“一名企业服务专员”,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提供“提前介入辅导、报建资料指导、疑难处理向导”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协调解决建筑企业市场准入推进中的制约问题。提供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的“一个政策包”,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整合政策“干货”,帮助建筑企业用好、用足惠企政策。创新“一码集成”服务,为每个建筑企业定制贯穿全生命周期的集成“二维码”,企业扫码即可实现与服务专员在线沟通,实时提供政策辅导、流程指导等服务。
四、强化线上办理,智慧审批推进免申办理。建立“一件事”线上专区,推进主题集成服务场景在PC端、移动端同步上线运行。按照“能减则减”和信息共享原则精简申报材料,对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合格证书、人员身份证明、企业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等证照,能通过证照库调取核对的免于企业提交,在审批系统中嵌入自动审验模块,实现边填边审、实时反馈,通过技术赋能,提高审批效率,保证审批效能。推广发放电子证照,实现全程网上受理、审核、发证,企业全程“零跑腿”。
五、加强数智化运用,提高审批效能。推出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远程服务模式,实行“刷脸”认证。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远程勘验系统运用远程核验“一键刷脸认证”,将原来需要建筑企业人员信息现场确认和核实的材料,不再现场提供,按照设定的步骤和流程,通过短信提示,企业登录远程勘验系统,审核人员远程进行“一对一”的核验,系统自动录屏,实现“一键刷脸认证”。
六、激励建筑业强企升级壮大。实施分级培育,邀请住建部、省厅专家讲解资质升级有关政策、标准,主动上门指导企业申报,建立“二升一”“一升特”(“乙升甲”“甲升综合”)资质逐级晋升后备企业培育机制。引导成长基础好、发展意愿强烈的建筑业企业通过国企混改、产权置换、兼并重组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成立建筑企业外出施工行业党组织,鼓励有实力的建筑企业(集团)“走出去”发展。
七、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依托县市区自身发展优势,挖掘发展潜能打造建筑业特色发展。鼓励支持建筑业上下游“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在技术研发、绿色建材、构件生产、建筑机械、机电设备、勘察设计、造价咨询、工程监理、质量检测、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劳务输出等方面走错位发展、良性竞争道路,打造“济宁”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引导“专精特新”优势企业与大型优质建筑业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实现共同发展。
八、助力建筑企业融资发展。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联合本地金融机构,鼓励开发特色信贷产品、政策性产品,特别是针对中小微建筑业企业、重要环节的贷款产品,对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建筑业企业给予差别化授信政策,助力本地建筑业企业提升融资能力。
九、提升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规范住建领域信用管理,提升工程建设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和中小企业账款等违法违规失信行为,依法依规实行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督促企业守法经营,着力净化建筑市场环境。
十、研究优化审管衔接,进一步细化业绩核查管理办法。以规范企业项目信息管理为契机,细化深化企业相关业绩核查工作,加强审前审批和与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标准的统一。研究将资质管理规定中的企业负面行为纳入审查,强化审中环节联动。对资质管理规定不够明确的具体问题,细化规范情形要求,统一核查标准、流程、材料清单、报送格式等要求,解决审查尺度宽严不一、标准模糊不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