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74985039X5/2024-017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组配分类 专家解读
成文日期 2024-02-29 失效日期
有效性

专家解读丨助力建筑业提质升级十条措施

发布日期:2024-02-29 信息来源: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助力建筑业提质升级十条措施的通知》(济审服发〔2024〕1号)(以下简称“《措施》”)。为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对《措施》的理解和掌握使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邀请有关方面专家:济宁市政务服务中心高级经济师孙善政同志,对《措施》主要内容进行解读。解读内容如下:

一、政策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济宁市建筑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为了提升建筑业整体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助力建筑业提质升级十条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扶持、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水平等手段,为建筑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其实现提质升级。

二、主要内容解析

《措施》首条即提出深化品牌创建,精心打造“建设资质亲清办”服务品牌。这一举措旨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通过开设“建设资质不难办”专栏、开展“审批开放日活动”等方式,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增强政企互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更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为建筑业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建筑市场准入等高频事项,《措施》提出打造建筑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特色体系。通过颗粒化梳理办理情形、实施流程标准化、合并去重申请表单等措施,实现新设立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同时申请、同时审批。这种“一件事”改革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多头跑、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大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和便利度。

在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大厅,《措施》要求推行“三个一”服务机制,即“一名企业服务专员”“一个政策包”和“一码集成”服务。这一机制的实施,将“坐等审批”转变为“主动服务”,为建筑企业提供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服务。通过配备服务专员、精准推送政策包、定制集成二维码等方式,实现了政策辅导、流程指导等服务的精准化、便捷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措施》还强调了线上办理和智慧审批的重要性。通过建立“一件事”线上专区、精简申报材料、嵌入自动审验模块等措施,实现了审批流程的优化和审批效率的提升。同时,推广发放电子证照,实现了全程网上受理、审核、发证,企业全程“零跑腿”。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审批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的办事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措施》推出了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远程服务模式。通过“刷脸”认证、远程核验等方式,实现了对建筑企业人员信息的远程确认和核实。这不仅减少了企业人员往返现场的次数和成本,还提高了审批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等平台,实现了审批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为智慧审批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培育壮大建筑业龙头企业,《措施》提出了分级培育机制。通过邀请专家讲解政策、主动上门指导申报等方式,帮助企业了解资质升级的有关政策、标准和流程。同时,建立“二升一”“一升特”等资质逐级晋升后备企业培育机制,引导企业通过国企混改、产权置换、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此外,还鼓励有实力的建筑企业“走出去”发展,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措施》还关注到了建筑业上下游的“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绿色建材、构件生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了推动这些企业的发展,《措施》提出了挖掘发展潜能、打造特色发展路径等措施。同时,鼓励这些企业与大型优质建筑业企业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能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助力建筑业提质升级十条措施的通知